7月4日,媒体从抖音获悉,该平台启动“共建文明直播·2025暑期未成年人”专项行动,明确禁止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出镜直播。此外,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开播,需征得其父母或监护人书面同意。违反该规范实施上述行为的,平台将回收账号直播权限,借未成年人直播谋利、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等行为将被集中处理。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暑期,平台将简化未成年人退款流程,对符合要求的家庭更快予以退款,并将提升大模型识别能力,识别未成年人直播情况。同时,平台也建议家长在未成年子女使用手机时开启未成年模式,防止未成年人与家长账号混用。
暑假已至,卸下课业的重担,孩子们纷纷拿起了手机,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。有些孩子追赶潮流,也想成为“网红小主播”,但早在2020年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第76条就明确规定不得炒作未成年人网红,要求平台不得为未满16周岁者提供直播账号注册服务。有的人就不理解,为什么自家孩子在直播间表演个才艺都不允许呢?其实,未成年人直播何止是表演才艺那么简单,快手平台的头部主播辛巴,他14岁的大女儿曾出现在奶奶的直播间参与带货,直播中就有网民留言“宝贝嫁给我吧”;还有童模在直播中被要求长时间表演,甚至满足观众的不合理要求。商业直播是个名利场,头部主播一场下来能挣天文数字,很多人担心光怪陆离的成人世界迷惑了孩子的双眼,甚至催生不良的价值观。
展开剩余38%当商业直播过早将孩子推向成人化表演,本质上是对童年权利的剥夺。卢梭曾经说过,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,当看到6岁儿童在直播中熟练地推销商品,言行成人化,尽失童真,这何尝不是另一种“数字童工”?
可叹的是,利用这些“数字童工”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孩子自己的家长,当暂时的经济利益摆在面前时,一些短视的家长又抱起了“读书无用论”,化身“啃娃族”,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。在这些家长的主导下,儿童主播成了直播间里的“小大人”,为家长实现流量变现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“禁止未成年直播”就是在保护孩子的童年,守一片成长净土。
禁止未成年人出镜直播绝非剥夺自由,而是斩断套向童年的商业枷锁。唯有以法律为准绳,以教育为灯塔,才能在网络流量的洪流中守护每一株幼苗的向阳生长。
发布于:北京市启泰网配资-炒股配资开户技巧-正规网上股票配资平台-正规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